图片展示

草莓全产业链安全管控及清洁化生产技术

作者:浙江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7-03 15:11:00

草莓一向被称作水果之王,它的果肉柔软多汁,酸甜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受到大众喜爱的水果,草莓具有润肺生津、健脾解酒、增白保湿、防癌抗癌、消炎止痛等功效。草莓作为公司一项重要的培育及销售品种,开展草莓全产业链安全管控及清洁化生产技术对公司来说是草莓提质增效的机遇,对消费者来说是吃到放心优质草莓的保障。经过数年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公司大棚草莓全产业链安全管控及清洁化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当今最优新的草莓品种:红颊、小白、越心、越秀,这4个品种果型大、品质佳、储运性好。

2 精心繁育种苗

母苗选用最能体现品种特征特性的生产株培育的匍匐茎苗,育苗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未种过草莓的水稻田,3月中旬至4月上旬定植,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植后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每隔20 天浇1次复合肥,梅雨季节排水防涝,7~8月抗高温干旱保苗,8月中旬开始停止施肥。整个生长期要及时人工除草,见到花序立即去除。重点做好苗期炭疽病的防治。具有四片以上展开叶、根茎粗度1.2 厘米以上、根系发达、白根多、苗重20克以上、顶花芽分化完成、无病虫害的苗作为优质种苗。

3 做好定植前准备

采用太阳能消毒的方式。具体操作方法:将基肥中的农家肥施入土壤,深翻,灌透水,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土壤表面覆盖地膜。土壤太阳热消毒在7、8月份进行,时间为l0~15 天;或者草莓采收完成后,直播一季早稻,效果更好。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 500~2 000公斤,复合肥15~20 kg。基肥以撒施为主。9月上中旬定植。带土定植,弓背向沟,苗茎部与土面平,定植后浇定根水。每畦种二行,株距20~25厘米 ,每亩定植5 000~6 000株。

4 抓好大田管理

种植时常遇高温天气,在定植前盖好遮光率为50%~60%的遮阳网,一般20天左右,当苗恢复生长时揭起遮阳网。第一次追肥在10月中旬,每亩穴施复合肥25~3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第二代果成熟前后,每亩施高钾复合肥15~20公斤,以后看植株生长情况追肥,追肥与灌水结合进行,做好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有机搭配。刚定植时,每天早晚各喷水1次,存活后保持“湿而不涝,干而不旱”。10月中下旬,最低大气温度在10℃时及时覆上外膜,覆盖深色地膜。盖膜后,立即破膜提苗。公斤棚内最低气温在5℃时,及时搭内棚,覆内膜,棚膜均采用无滴膜。10月中旬,沟内覆白色网片,开展清洁化生产。显蕾期:白天25℃~28℃,夜间8℃~12℃;花期:白天22℃~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20℃~25℃,夜间5℃~10℃。极端低温下,用电灯、电加温线等加温方式防冻。整个生长期都要尽可能降低棚内的湿度。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要及时摘除匍匐茎和黄叶、病叶。在顶花序抽出后,选择1~2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保留,其余掰掉。每个花序保留7~12个果实。花前一周在棚室中放入1箱蜜蜂,蜜蜂数量与草莓株数相仿为宜。

5 及时采收

根据草莓果实的成熟期决定采收时间。一般在9成熟时采收,采收在清晨露水已干至中午进行。采收时轻摘轻放,将果实按大小分级摆放于容器内,进行分级包装。

6 病虫害绿色防控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方针。选用抗病品种  培育无病壮苗,抓好土壤处理,抓好田间肥水、温光,通风换气,植株调整等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确保草莓植株健壮生长。在大棚两头、边上种植葱蒜类作物,减少病虫基数。 在草莓田间悬挂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斜纹夜蛾,每亩一套,诱捕器距离地面1米左右,每月更换1次诱芯,尽量挂在上通风口。在开花至坐果生长期,按照益害1:10~1:30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等害虫,40 天左右放一次。定植至开花期,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开花至坐果期,基本不用农药,开花后如有病虫害发生,选用省农业厅推荐的高效、安全、低风险的适用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确保草莓食用安全。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联系我们

 

电话:408-0517-558

地址:浙江 嘉善 木业大道1018号

图片展示
一里谷公众号
图片展示
抖音号

Copyright @ VillaGrandis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180006020号-3    网站地图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